绍兴乐居网 资讯中心 焦点解读

正文

未来5年,绍兴古城将对车辆限行?
来源:乐居买房2022-02-14 08:51:37
摘要
  大新闻!未来5年,绍兴古城内将减少50万方住宅,调整人口4-6万人。

  

       大新闻!未来5年,绍兴古城内将减少50万方住宅,调整人口4-6万人。

  这信息,出自今年1月底,绍兴政府发布的《绍兴古城“十四五”规划》之中。

  里面还提及,要适度外迁原住民,通过人才政策,吸引更有活力、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进入古城。

  其实近几年,绍兴已经在有计划地进行“腾笼换鸟”,比如:绍兴大厦、王朝大酒店等曾经的绍兴古城地标,被削楼降高。

  那么,为什么绍兴市政府近几年,会花如此大力气去改造,这个被绍兴环城河所包围起来,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呢?

  在这份《十四五规划》中,我们看到了几个高频出现的关键词:

  “全城申遗”

  这是绍兴古城的努力方向之一,所以当前的建设要求均是以全城申遗为标准。

  而中国目前全城被列入“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”的,据了解,只有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。

  如果未来绍兴古城能够入选该名录,那毋庸置疑,这个吸引力将使得周边的周庄、乌镇、西塘、南浔等江南古镇黯然失色。

  “一城一桥三故里”

  也就是:越子城、八字桥片区、鲁迅故里、阳明故里、书圣故里,以这 5 个重要节点性的景点形成核心展示环,打造绍兴古城文旅大平台,再结合以环城河为脉络打造的“生态景观休闲环”。

  两环相扣,文化与休闲、旅游与生活相互融合。 

  疏解古城功能,转移至镜湖

  除了开头提到的人口,文件中还提到了,要适当缩减古城内中、小学招生班数规模,根据10万人规模,逐步外迁教育资源;医疗设施以及中兴路两侧的商务、金融、银行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等均要外迁。

  而这些资源主要的转移之地,就在镜湖。

  等这些产业、人口都外迁出去后,还要把古城“让”出来,以交通管控等方式减少进入古城的车流量,围绕传统街、巷构建文化主题体验路径,推进慢行系统、无车区域和特色交通建设。

  当我读到这些政府对古城总体规划的时候,我想到了一本我曾经看过的书,叫《自行车的回归》。

  这本书里就介绍了荷兰的一个街区,政府要求进入该街区的车辆,车速要降低至15公里/小时,所以很多人索性直接将车停在街区外,改用步行或骑自行车。

  随着街区内交通速度减慢,小孩可以大胆的到街区里玩耍;房门前的空地被改成了小院,属于居民,而不属于道路,居民可以在门口沿街的人行道边种花。

  行人和自行车增多还有个好处,人流来往增加,街道两侧的底商生意也会随之增加,忠实的老客户增多,生活在街区里或是来此旅游的人,更能享受到生活的烟火气。

  所以,我认为未来的绍兴古城,花这么大的代价,打造的方向就是类似刚才荷兰这个街区,叫城市庭院。

  以环城河为界,进入绍兴古城的瞬间,你就获得了一把开启时光机的钥匙。

  到了这里,人就会放慢节奏。

  2500年的时间,被浓缩在 9.09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。

  从古越风情的越子城、魏晋风流的书圣故里、唐宋风韵的八字桥,到明清风雅的阳明故里、民国风度的鲁迅故里,每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传奇时代,你都能在绍兴古城里找到缩影。

  来到绍兴,你可以找一家临河的民宿,枕河而居,体验水乡的日夜;也可以租一辆自行车,骑行在环城路梧桐树的绿荫下,感受时光赋予的浪漫;你也可以带上家人和朋友,步行在青石板铺就的弄堂里,寻找地道的绍兴美食……

  所以,这一整套“组合拳”下来,未来绍兴古城的面貌是不是就跃然于目了?

  绍兴古城就是一个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。

如果说,迪士尼贩卖的是快乐,那未来的绍兴古城,将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穿越历史,追溯中国文化根脉的机会。

标签: 街区 古城 政府
重要提示:本页面内容,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,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。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,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,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式为准。商品房预售须取得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》,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。本页面所提到的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,均指建筑面积。

楼盘点评

    暂无评论, 您可以发起评论